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安监要闻

四川攀枝花:延创建触角,共促“花城一家亲”

来源: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8-0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是一座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这里拥有常住人口121.8万人,涵盖汉、彝、傈僳等40多个民族,各族群众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进程中,攀枝花市全力打造“花城一家亲”创建工作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结一心谋发展

  苍绿青山伴着静静的安宁河,漫山的芒果树挂满果实;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里,传来阵阵口弦乐声。走进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一幅生机勃发、安宁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

  高龙村是攀枝花市最大的移民安置新村。2012年,米易县将工矿废地复垦为高标准农田,同时决定在缓坡地带规划建造具有全新风貌的村民住宅区,让高山上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搬迁下来。2016年,原白马镇白马村、田家村和原湾丘彝族乡万碾沟村的数千名村民,搬迁到建好的高龙村。

  高龙村共有714户、3511人,有彝、汉、傈僳等民族。起初,不同民族的干部群众在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全村凝聚力不强,矛盾时有发生。

  为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龙村探索形成了“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的治理模式。“一约”即制定村规民约,涵盖民风民俗、文明新风、护林防火等9方面内容;“三会”即成立党务村务财务事务监督会、邻里互助会、红白理事会;“五员”即推选党风政风民风监督员、乡村及农房建设规划监督员、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员、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思想文化宣传员;“七好”即引导村民将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堆好、家禽关好、卫生搞好、环境弄好。

  “这种模式大大改进了村子的风貌,促进了邻里互帮互助、共同发展。”高龙村第一书记杨其仙说,有的彝族村民不会种植水稻,汉族村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

  “我们村流行一句话,帮人就是帮自己。”高龙村党支部书记马顺付说,各族村民在日常相处中不断增进感情,拧成一股绳,共同谋发展。过去,高龙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如今发展起晚熟芒果、蔬菜等产业,并与周边企业联动发展,建立了红旗河谷稻菜轮作基地,2023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达3.4万元。

  经过多年努力,高龙村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今后,我们将探索把当地民俗、服饰、特色美食等资源利用起来,打造文旅产业,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马顺付说。

  守望相助一家亲

  “咱们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曾经收养了4个孩子的“彝族妈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陆学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2020年6月,路南社区成立“榴小籽”志愿服务队,在陆学英的带动下,600余人相继加入,持续开展“我是一颗石榴籽”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阵地“抱榴苑”专门开设了“陆学英工作室”,充分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作用。

  “有的兄弟姐妹刚从乡下搬到社区时,还没有适应城市生活,甚至在阳台上养家禽、牲畜,通过陆学英的帮助,他们调整了生活习惯,得以更好地融入了城市。”路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庞星说。

  社区有一位从企业退休的孤寡老人,躺在床上不能自理,陆学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非亲非故的邻居。“我看不了别人受苦,不管他是哪个民族,有困难我就会尽力帮一把。”陆学英说,“各民族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路南社区有常住居民7200余人、流动人口400余人,设10个居民小组,有汉、彝、傣、土家等20个民族。近年来,该社区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榴香学堂”“榴舞飞扬”等就业、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党群议事厅、议事坝坝会等一系列举措,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居民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

  近年来,路南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我们将充分利用‘抱榴苑’活动阵地,积极调动各族居民的参与热情,打造有乡愁、有滋味、有感情的‘三有’社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庞星说。

  传统文化润心灵

  从完全不会弹奏琵琶,到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舞动,12岁的彝族女孩姚治伶用了4年时间。今年1月,在全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上,这位山区少年凭一曲琵琶独奏《南清宫》获得一等奖。

  姚治伶的成长,得益于她所就读的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2007年开始的乡村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尽管经费并不充裕,学校仍克服困难,成立了艺术兴趣小组,开设了竹笛和二胡两门课程。随着条件好转,艺术兴趣小组在2012年升级为乡村少年宫,开设的课程门类也多起来,并向学生们免费开放,让越来越多大山里的青少年走进艺术课堂。

“过去,农村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学习好,对学生艺术兴趣培养不太关注。”平地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张茂丽说,“事实上,学习艺术可以让孩子们受益终生。学校坚持用有限的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依托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非遗文化传承,让学生们共跳学校自创的羊皮鼓舞、金钱棒操,把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彝绣等非遗融入课程,还开设了歌曲、舞蹈、扬琴、竹笛、二胡、三弦、葫芦丝、彝绣等课程,邀请民乐专家、民间老艺人走进校园,给孩子们面授。如今,孩子们抱着乐器演奏、跳羊皮鼓舞,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通过艺术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在学校“彝绣工作坊”,学生们专注地绣着花草纹样,美术教师晏萄不时指点一下。

  几年前,晏萄到乡村采风时,发现漂亮的彝绣面临失传危险,便将彝绣搬进课堂。为上好这门课,她走村入户向老艺人请教,持续学习三四年。“我们将融入创新元素,带领学生们创作一些有艺术特色的作品。”晏萄说。

  艺术教育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再腼腆害羞,愿意与人交流,落落大方地展示才艺。“美育和学习成绩提高并不冲突,不但能提高艺术审美、提升自信心,还能增强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张茂丽说,艺术还为山区孩子打通另一条通道——有的学生凭一技之长,考进了艺术院校。

  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唐中玉曾经就读于平地镇中心学校,她在小学阶段开启了艺术启蒙,从那时起便有了“长大考音乐学院”的梦想,并最终实现了梦想。“毕业后,我希望回到家乡,像老师们一样从事音乐教育。”唐中玉说,“我想把民族声乐与器乐结合起来,把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审核: 杨世杰   责任编辑: 李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