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森林草原防灭火

攀枝花市2025年秋冬季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分析

来源:市森防指办     发布时间:2025-09-30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一、气象情况

截至819日,2025年我市平均降雨量658.8mm,较历史同期偏多8%;平均气温21.5℃,较历史同期偏低0.3℃

预计8月气温偏高,降雨量正常至略偏少;9—10月平均气温正常,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部分地区有5天左右的连阴雨天气,总降雨量正常。其中,9月气温正常至略偏低,降雨量正常至略偏多;10月气温正常至略偏高,降雨量正常至略偏少;全市雨季大致在10月中旬结束。受降水天气过程影响,8—10月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风险等级低。

预计11月至次年2月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基本无有效降雨,冷空气活动接近常年,有一般性干旱。2月上旬偏南风加大,湿度减小,预计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逐步升高。

二、可燃物情况

全市森林资源分布较均匀,森林资源情况较好。森林资源以乔木为主,且乔木林和竹林均呈集中连片分布特点。乔木林主要分布在盐边县、米易县及仁和区除中部以外的其他地区,东区、西区乔木林分布相对较少。全市植被可燃性几乎均为易燃、可燃,难燃植被较少且零星分布。易燃植被以马尾松、桉树、云南松、灌木等为主。全市今年降雨量明显偏少,林下林缘杂草生长总体正常,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逐步增加,最高约400/公顷,可燃物载量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东区和西区可燃物载量相对较低。

三、野外用火历史同期规律特点及今年的趋势特征

202011月以来,全市发生一般森林火灾3起(其中,20231起,20242起),2021年、2022年、20253年无火灾,均未发生在秋冬季,预计今年秋冬季林牧区生产生活活动增加,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较高。

四、林牧区大型庆典、生产经营、民俗民风、施工作业、进山旅游等人员活动情况,可能出现的火源隐患

从人员活动看:秋冬季是国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集中时段,广大群众旅游露营、返乡探亲、民俗娱乐、祭祀烧纸、燃放鞭炮等活动集中。部分地区秸秆、杂草等未能及时处理,风干物燥,容易燃烧,加之中高山区群众取暖需求,用火不慎、遗留火种等火灾诱因增多。随着过年过节和春耕生产逐渐开始等活动,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民俗用火等频繁,计划烧除受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影响集中在1—2月,加之去年秋雨延后导致上轮计划烧除规模未达预期,下轮计划烧除任务加重,火险管控难度较大。

从重要目标和设施看:全市林区边缘分布7个殡葬服务机构、780处集中坟场、6.3万处零星散坟,林牧区企业59家,多分布于城乡结合、人林混居地,容易引发火灾。全市穿越林区输电线路长度4500余公里,火灾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五、重点时段可能出现的人文特征、社会焦点、重大事件

攀枝花市人员流动量较大,秋冬季节是国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和省市两会集中时段,群众旅游露营、返乡探亲、民俗娱乐、祭祀烧纸、燃放鞭炮等活动集中,火灾风险较高。

六、2025年秋冬季森林草原火险形势预测结果

根据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测分析情况,综合林草资源覆被、可燃物载量、火险气象要素、物候等数据,结合全市历史同期森林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状况进行分析,预计20259月至202511月森林草原火险等级1—2级,202512月至20262月森林草原火险等级2—4级。

七、火灾防控工作中的短板不足、薄弱环节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主要不足。一是责任落实存在薄弱环节。我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少数干部在部分时段滋生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落实源头防控措施不严格,违规野外用火、对外来人员宣传管理不严等问题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二是风险呈系统性叠加态势。受特殊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植被分布、城市空间形态及工业结构布局制约,我市防火工作先天承压显著,加之今年降水量偏少,火灾风险高位运行。三是应急处置能力存在短板。以水灭火基础设施、专业装备建设滞后,县级森林草原消防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足困境,存在人员老龄化、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流动性较高等问题,人才梯队断层现象突出,队伍攻坚作战效能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隐患险于明火观念,压紧压实属地党政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主体责任,一以贯之抓实抓细各项具体防救措施,坚决防范发生人为森林草原火灾。二是进一步做实隐患排查治理,以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林牧区人员活动频繁区、既往火灾发生地和重点目标、重要设施、输配电设施线路等地段,动态排查、挂账销号火灾隐患,确保整改到位。三是进一步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加强对农事用火、民俗用火、施工作业用火、露营烧烤、吸烟等野外火源管理。加大对用火人员、责任单位的宣传、警示力度,严防用火不慎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全民防火意识不弱化、全社会防火氛围不淡化,切实筑牢人民防线。四是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响应机制,做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加强地方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配齐装备,强化实训,确保队伍战斗力。坚持统一指挥,科学扑救,切实保护扑火人员安全,实现火扑灭,零伤亡

审核: 王程飞   责任编辑: 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