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从“沉浸式”科普到“智慧化”预警 成都构建城市安全“新防线”

来源: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11-06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新华网成都11月5日电(蒋燕)在地震模拟平台体验避险要领,通过VR设备学习火场逃生,借助城市“智慧大脑”预见潜在风险……11月3日至4日,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组织的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活动走进四川成都,探寻超大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新路径。

“家门口”的安全课堂: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在武侯区晋阳安全应急体验馆内,社区居民正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这个今年新投入使用的体验馆,聚焦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燃气泄漏等社区常见安全隐患,创新设置了20个实景体验板块。

这一幕是应急管理部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基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一目标,应急管理部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持续培育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们不仅要让参观者看得懂,更要让大家会操作。”晋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片区老旧小区集中、人口密度大,传统宣传方式效果有限。为此,街道专门打造了这个近400平方米的体验馆,让居民在模拟场景中掌握应急技能。

这样的安全体验馆在成都已形成网络化布局。目前,成都已建成41个功能齐全的安全体验馆,实现23个区(市)县全覆盖。

在运营模式上,成都采用“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和公益基金为辅”的多元共建机制,其中晋阳体验馆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免费开放,金花桥街道“水韵园”安全教育馆则通过区属国企市场化运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移动+”教育矩阵:让安全知识“活”起来

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正在上演。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六年级学生李梓睿体验8级地震后说:“酒瓶子差点从柜子掉下来,我立即按照学习的要领蹲下避险。这些知识能救命,我要分享给更多人。”

这里不仅是固定场馆,更是一个辐射四川的教育枢纽。“馆馆巴士”将应急科普大篷车开进偏远地区,四年来开展120余场活动,惠及群众20万余人。“U你减灾课堂”开发《脉动地球》等特色课程,线上覆盖500余所中小学;防灾减灾亲子品牌“普洛特计划”,通过400余场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灾害、学习自救互救技能,这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副馆长谢卓伶表示,馆校协同的创新模式让生命安全教育更加生动有效。

城市“智慧大脑”: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

在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如同城市的“神经中枢”。大屏幕上,无数光点闪烁——这是接入了99万余个感知设备、共享33亿条数据形成的城市安全“全景图”。

“平台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转变。”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运维保障团队负责人熊维毅介绍,该系统覆盖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4大板块,构建起“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风险防控体系。

实效如何?去年1月,系统监测到成都某路段甲烷浓度骤升。预警立即发出,相关部门迅速抵达现场,发现一段中压燃气管道断裂,经及时处置,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该系统已预警风险411起。

从社区体验的“点”,到校园科普的“线”,再到城市预警的“面”,成都构建的这张全域安全网,进一步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完)

(责任编辑 蔡霈霜)
审核: 杨世杰   责任编辑: 李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