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工作开创新局面

来源: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9-2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工作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日新疆,社会安定和谐、发展动能强劲、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发展、宗教和睦和顺、人民安居乐业,天山南北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一、坚持依法治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依法治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疆,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高举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原则,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打击犯罪、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确保新疆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新疆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依法开展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社会大局实现由乱到稳、由稳向治的历史性转变。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涵盖反恐维稳、民族团结、平安建设、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日益健全完善。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经过共同努力,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各族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

二、坚持团结稳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团结稳疆,就是要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把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奋发有为建设美丽新疆的强大正能量。

新疆始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造“铸牢共同体 共圆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各类活动载体,建成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1个,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持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和深度,在青少年交流、互嵌式发展、旅游促“三交”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营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稳疆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三、坚持文化润疆,增强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润疆,就是要坚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新疆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群众性思想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断发展繁荣包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持续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等非遗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充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养人心志、育人情操。截至2025年6月,新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共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5956个;已建成11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78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四、坚持富民兴疆,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富民兴疆,就是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新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新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866万元。每年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所有地州市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光缆线路长度达178.4万公里,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24年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截至2024年底,新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新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富民兴疆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坚持长期建疆,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

新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长期建疆,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谋定后动,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好工作,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新疆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固本之举,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充实基层一线力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开展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特殊作用,兵团深化改革和服务南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兵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相关省市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实施全方位对口支援,对口援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效益逐步显现,内涵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

审核: 杨世杰   责任编辑: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