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
来源: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9-18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正当蒋介石调动兵力大规模“围剿”红军的时候,一直抱着独霸东亚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严重步骤。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广大中国民众痛感亡国惨祸已迫在眉睫,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烈变化。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894年至1895年,它通过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及澎湖列岛;继而又通过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那里设立关东都督府等殖民机构,建立关东军。1927年,日本政府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力图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会后,传出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送天皇的奏折,内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以后的事实表明,日本是按照这个主张进行侵略扩张的。
1929年秋,日本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以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危机带来的困难。日本政府和关东军下决心制造事端,武装夺取整个中国东北地区。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军便占领沈阳。至1932年2月,在短短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沦为日本的占领地。日本还加紧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1932年3月,以溥仪为“执政”的伪满洲国在吉林长春成立。
1931年9月19日,日本军队在沈阳小西门城墙上向城内射击。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动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为了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蒋介石在7月间就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民党政府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它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的调停上。但是,英、法操纵下的国联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任何有力的制裁措施。日本对国联作出的限期撤兵决议拒绝接受,国联也束手无策。
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特别在满洲更应该加紧的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加紧在北满军队中的工作,组织他的兵变与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提出“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些抗日宣言和决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鲜明立场,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